電子信息行業動態第61期
要 目
▌促消費“二十條”出爐 ,一攬子政策助力擴內需
▌中國對部分無人機設備實施出口管制
▌國產28nm光刻機取得重大突破
▌上半年中國智能平板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1.2%
▌vivo首顆自研6nm芯片正式公布
▌華為手機重回國內市場前五
促消費“二十條”出爐 ,一攬子政策助力擴內需。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下稱《措施》)的通知?!洞胧诽岢隽朔€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等六方面共20條措施。《措施》提出要穩定大宗消費,提升家裝家居和電子產品消費。促進家庭裝修消費,鼓勵室內全智能裝配一體化。推廣智能家電、集成家電、功能化家具等產品,提升家居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加快實施家電售后服務提升行動。深入開展家電以舊換新,加強廢舊家電回收。利用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柔性顯示等新技術,推進供給端技術創新和電子產品升級換代。支持可穿戴設備、智能產品消費,打造電子產品消費應用新場景。
《措施》提出要促進農村消費,開展綠色產品下鄉。有條件的地區可對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予以適當補貼,按照產品能效、水效等予以差異化政策支持。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綠色建材消費予以適當補貼或貸款貼息。《措施》提出要拓展新型消費,壯大數字消費。推進數字消費基礎設施建設,豐富第五代移動通信(5G)網絡和千兆光網應用場景。加快傳統消費數字化轉型,促進電子商務、直播經濟、在線文娛等數字消費規范發展。支持線上線下商品消費融合發展,提升網上購物節質量水平。發展即時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業態。鼓勵數字技術企業搭建面向生活服務的數字化平臺,推進數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數字消費業態、智能化沉浸式服務體驗。升級信息消費,促進信息消費體驗中心建設改造,提升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水平,高質量舉辦信息消費系列特色活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更多消費領域融合應用。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持續推動創新突破,開辟更多新領域新賽道,進一步完善相關領域服務標準。此外,《措施》還提出要加強金融對消費領域的支持,持續提升消費服務質量水平和完善促進消費長效機制,以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
中國對部分無人機設備實施出口管制。7月31日,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國防科工局、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宣布關于對部分無人機實施臨時出口管制,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臨時管制的實施期限不超過二年。公告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決定對特定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實施臨時出口管制。根據公告研判,此次受到出口管制的主要為一些軍用、特定行業應用(比如植保、測繪無人機)的帶有特定功能的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普通民用類型的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受影響較小。大疆創新作為國內無人機龍頭廠商,此前也有諸多面向行業應用的續航大于等于30分鐘、空機重量大于4千克或起飛重量大于7千克,并且配備有紅外相機/多光譜相機等相關功能的無人機產品。比如大疆經緯 M300 RTK,重量6.3千克,續航時間55分?鐘,配備有紅外相機,還擁有環掃毫米波雷達配件。因此,大疆創新的部分相關產品出口可能也將受到影響。
對于新出臺的出口管制公告,大疆7月31日在回應《環球時報》記者問詢時表示,大疆作為一家全球化企業,在出口管制領域始終保持嚴謹負責的態度。大疆一直嚴格遵守并執行中國及其他業務所在國或地區所適用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規。大疆方面還表示:“我們從未設計和制造過軍事用途的產品和設備,也從未在任何國家推銷或銷售我們的產品用于軍事沖突或戰爭。”
國產28nm光刻機取得重大突破。光刻機被稱為“半導體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半導體產業鏈中最精密的設備,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裝備。目前,全球能生產光刻機的廠商寥寥無幾,阿斯麥、尼康和佳能等國外廠商占據了主要市場。近日,據《證券日報》報道,上海微電子在28nm浸沒式光刻機的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預計在2023年年底向市場交付國產的第一臺SSA/800—10W光刻機設備。
據悉,上海微電子使用的是第四代光刻機技術,單次曝光即可直接生產28nm芯片。為了追求更高的圖形密度和更小的工藝節點,其在普通的涂膠-曝光-顯影-刻蝕工藝的基礎上開發了多重曝光技術,如LELE(litho-etch-litho-etch)、SADP(self aligned double patterning),在多次曝光下能夠實現11nm制程工藝的芯片生產。如果改用套刻精度更優的華卓精科工作臺(1.7nm),在多重曝光下更是能夠實現7nm制程工藝的芯片生產。此款光刻機設備屬于第四代浸沒式光刻機,這也標志著中國和阿斯麥在光刻機上僅有1代的差距,上海微電子憑借此項制程工藝也將會直接趕超佳能、尼康等日本廠商,成為繼阿斯麥后,全球第二先進的光刻機廠商巨頭。值得一提的是,華為也在光刻機技術上積極投入,并取得了不俗成果,比如去年底就披露了名為“反射鏡、光刻裝置及其控制方法”的專利,涉及EUV光刻關鍵技術。
近年來,美國、荷蘭、日本先后對光刻機等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進行限制,意圖限制中國獲取先進半導體技術能力,逆全球化的趨勢正在倒逼國內產業鏈加速成長,國產替代持續加速。根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晶圓廠商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較2021年明顯提升,從21%提升至35%。特別是在國內半導體內循環格局推動下,今年年初至今各地方政府主導投建的晶圓廠成為今年半導體設備新增訂單的超預期點,帶動了國內半導體設備行業的快速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9%,國內半導體設備行業維持了較高景氣度。行業的良好發展勢頭,也在本土半導體設備“雙雄”北方華創、中微公司的上半年業績預告中得到充分體現。北方華創預計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超40%,凈利潤同比增長更是超100%。
上半年中國智能平板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1.2%。進入2023年,疫情期間給平板電腦市場帶來的正向驅動因素如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應用增長點有所減弱,增速開始放緩。但消費者的產品和習慣認知已經形成,在AI技術革新及應用、新品密集發布、學習平板細分市場熱度高漲等因素合力繼續推動著智能平板電腦市場規模向上增長。據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消費級智能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為1308萬臺,同比增長1.2%。上半年平板電腦市場呈現先抑后揚發展態勢。第一季度,國內社會經濟屬于恢復初期,平板電腦隨著整體消費電子的大盤呈現低迷態勢;第二季度則由于新品的集中上量和“618”促銷活動的拉動,以及同期基數并不高,銷量同比增長12%。
在市場競爭方面,隨著新品牌的不斷涌入,國內市場在售品牌數量從2022年上半年的310個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357個,但是并未造成頭部品牌集中度的下滑。2023年上半年,中國智能平板電腦線上市場TOP 10品牌合計份額為80.8%,較去年同期增長1.1個百分點。蘋果、華為、小米穩居前三位,合計份額達62.5%。華為的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依然位列安卓陣營第一名。2022年的新進入市場的品牌OPPO、vivo在今年上半年雙雙進入銷量TOP 10榜單。
場景應用方面,學習平板無疑是智能平板收獲AI紅利的最佳細分賽道。隨著AI在教育領域的加速應用,以及廠商在產品線上的加速布局,學習平板成為向上拉動整個平板電腦市場的重要增量之一。上半年,國內學習平板電腦線上銷量同比上漲15%,漲幅遠高于整體市場。
技術方面,上半年,智能平板屏幕類型以LCD(液晶顯示)為主,占比達到91%,但占比略有下滑,電子紙、OLED占比分別為5.6%、3.2%,電子紙和OLED正在領先企業的布局下加強滲透活力。
vivo首顆自研6nm芯片正式公布。7月30日,vivo在青海召開了vivo影像盛典特別活動。在此次活動上,vivo正式公布了旗下首顆自研6nm制程芯片V3。V3首次采用6nm制程工藝,能效較上代芯片提升了30%。全新設計的多并發AI感知ISP架構和第二代FIT互聯系統,在降低功耗的同時可以顯著提升算法效果,能夠靈活切換算法的部署方式,做到V芯片和SoC的無縫銜接,影像處理耗時也將獲得20%的縮短。
V3影像芯片可以為用戶帶來電影級焦外散景虛化、全自動主體焦點檢測和切換、電影級膚質優化和電影色彩處理等4K電影人像模式的超級體驗。同時得益于算力的提升,在拍攝完成后,還能支持拍攝后編輯,可以手動無損調整虛化和焦點位置,讓人像視頻更具電影感。其強勁的技術實力,讓vivo成為安卓平臺首家可實現4K電影人像視頻以及首次4K級拍后編輯功能的手機廠商。
面對不景氣的市場,過去一年各大手機廠商輪番在自研芯片、影像功能、操作系統、智能互聯等多個領域排兵布陣,試圖尋找差異化的突破點。影像功能作為智能手機廠商展示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國內主流廠商在此賽道持續發力,紛紛推出自研影像芯片產品,此前小米推出澎湃S1、OPPO有馬里亞納X。vivo最早于2021年推出V1影像芯片,歷經兩次迭代推出V3版本,基于臺積電6nm工藝制程,算法和功耗得到大幅提升。
華為手機重回國內市場前五。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呈現持續低迷狀態,市場情況未見好轉。即使在“618”年中促銷期間,廠商與電商平臺雙重優惠補貼力度加大的利好因素也無法刺激消費者購買需求,消費者需求仍呈現比較疲軟的狀態。據IDC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70萬臺,同比下降2.1%。OPPO、vivo、榮耀占據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前三位,但出貨量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內手機市場銷量持續下滑的情況下,華為卻走出了一條“上揚曲線”,二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達76.2%,市場份額達到13%,與小米并列中國第五。隨著新品發布節奏的正常,華為出貨量繼續恢復,二季度在TOP廠商中同比增幅最大。雖然依然受到外部限制,但憑借新品P60系列和折疊屏Mate X3系列的優異表現,華為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場上保持在第二位,僅次于蘋果。
近年來,華為在研發、生產和市場營銷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資金,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華為已完成了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這三大基礎軟件的全自研。目前,華為已開發了78款軟件/硬件工具的替代,保障研發作業的連續。華為還自研了鴻蒙OS、GaussDB數據庫、MetaERP及一系列EDA等軟件,完成了1.3萬顆器件的國產替代開發,并積極花費重金投入到半導體供應鏈。此外,華為在5G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在攝像頭技術上的突破,也讓消費者對華為產生了好感和信任。正是華為不斷研發創新、追求卓越,迎接來了絕地重生。即使是被美國制裁,無法兌現其在3nm SOC芯片和5G芯片等方面的設計制造能力,無法在產品線中鋪設5G功能,也能通過軟件創新和局部小而美的設計來進一步維護鞏固產品力品牌力。在2022年的一個關于《智能手機消費趨勢與用戶忠誠/流失度報告》調查中顯示,華為手機用戶當中,有高達73.3%的人表示下一部手機仍將繼續選擇或者首要考慮華為。
華為銷量的強勢回歸,也打破了此前“華為或放棄手機業務”的謠言。據悉,華為已經將2023年手機出貨量目標上調至4000萬部,年初華為將這一目標設定為3000萬部。整整一千萬部的出貨量目標增加,意味著華為對其2023年產品有十足信心。